随着主汛期日益临近,国家矿山安监局吉林局主动出击,立足“查企+督政”和月度工作计划,对辖区桦甸市13座风险较高的尾矿库开展防汛安全专项抽查检查,纵深推进防范化解尾矿库安全风险措施硬落实,确保安全度汛。
强化专项检查组织,提升隐患排查能力。吉林局紧密围绕国家矿山安监局关于防汛工作整体部署,分管副局长带队,抽调精干力量、分专业组成专项检查组,确保检查工作精准高效。各检查组深入一线,严格对标防汛要求,通过实地踏查坝体现状、查阅防汛预案、清点物资储备、现场检验应急通信、系统核对值班值守记录等方式,核查每一座尾矿库调洪演算准确性、坝体稳定性、排洪系统通畅性、在线监测系统有效性等关键环节,确保防汛措施落实落细。
强化物资储备管理,确保应急响应迅捷。检查组要求,相关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确保防汛应急响应迅捷高效。检查发现,各受检尾矿库防汛物资储备总体符合要求。在某尾矿库现场检查中,防汛沙袋码放规范、应急照明设备状态完好、抢险救援机械配备到位并处于待命状态,在给予肯定的同时,检查组特别强调,防汛物资不仅要储备充足,更要加强管理、保障快速调运和有效使用,确保在防汛抢险关键时刻能够发挥决定性作用。
强化实战演练检验,推动政企协同联动。检查组将实战化应急演练作为检验企业防汛能力的关键环节,现场观摩了某尾矿库组织的防汛应急演练,重点检验了预警信息传递、人员紧急撤离、险情初期处置等关键流程。检查组要求,演练必须贴近实战,力求真实反映汛情应对过程,有效锤炼企业应急队伍的响应速度和现场处置能力。同时,检查组积极推动属地应急管理部门与相关企业建立紧密协同机制,督促地方政府着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责”的防汛工作格局,切实提升区域整体防汛抗灾合力。
强化技术支撑服务,深化风险隐患治理。检查组坚持监察与服务并重原则,充分利用吉林局无人机小队前期采集的尾矿库三维模型及相关影像数据,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和支持。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因常规巡检视角受限而难以察觉的潜在风险隐患、应急预案流程不畅等薄弱环节,检查人员现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指导,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改进建议,旨在帮助企业系统排查漏洞、优化管理措施,实现从被动整改向主动预防的转变,助力企业安全度汛。
吉林局将持续强化汛期安全防线,压实各方责任链条,深化政企协同联动,确保各项防汛措施真正落地见效,全力保障尾矿库安全平稳运行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辖区矿山安全度汛构筑坚实屏障。